|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信息搜索

加强保护传承利用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举办“隋唐大运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座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14日 08:56

加强保护传承利用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举办“隋唐大运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座 
  2019年5月7日下午,我委邀请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先生给委机关全体干部讲解了隋唐大运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座由王红副主任主持,委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委属单位班子成员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刘庆柱先生是我国历史和考古研究领域的权威,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古都学会顾问、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考古学报》、《考古学集刊》、《中国考古学》(英文版)主编、《中国考古学年鉴》主编。

  刘院长以扎实的考古实据、详实的历史史料和宏大的时空视角,系统讲解了隋唐大运河的开凿背景、历史贡献、变迁历程、发展现状和未来愿景。刘院长指出,要理解隋唐大运河的“过去”,必须从中国古代政治统治、华夏民族融合、中华文化传统等多个维度去深刻体察,隋唐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支撑了隋唐宋封建社会鼎盛繁荣,铸就华夏历史文明主体形态,而隋唐大运河的根脉、原点和主体在河南;要理解隋唐大运河的“现在”,必须从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城乡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去综合审视,辩证看待大运河河南段的优势和劣势,大运河河南段虽然大部分河道掩埋地下,有水河段大多流经田野乡郊,但也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运河风貌,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要理解隋唐大运河的“未来”,必须从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去准确把握,大运河文化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不仅是精神需求层面的文化,更是一种文明的标志和象征,一定要把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金名片。

  王红副主任在主持讲座时强调,刘院长的精彩讲解深刻揭示了河南作为中国大运河的根脉和原点,具有开创性、主体性、鼎盛性的特点,加深了我们对隋唐大运河的深刻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打造大运河河南段,为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王红副主任对下一步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一是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要紧紧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打造中原文化高地为担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培育“千年运河”文化品牌,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建设彰显文化底蕴、缀连人文胜迹、承载生态涵养、纵贯中原大地的文化长廊,形成文化、生态、经济和社会共生共荣的发展格局。二是加强与相关战略规划的衔接。委内相关处室要强化与有关厅局统筹协调,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与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以及我省国土空间规划、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同性,加强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四水同治”十大水利工程、高速公路“双千工程”等重大工程的衔接,避免出现规划冲突,为规划实施奠定科学基础。

 来源: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网站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3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