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用“营商”换“赢商” 让政采更“出彩”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1日 09:16
南昌用“营商”换“赢商” 让政采更“出彩”
■ 葛凯莉 艾菲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财政局围绕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创新政府采购管理体系,优化政府采购服务模式,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新高地。
依托线上平台
探索政府采购新模式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市场主体和资源要素集聚的关键。南昌市近年来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为切入点,以数据为基础,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以服务为重心,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以监管为抓手,保障政府采购规范高效运行,构建以“数据+服务+监管”为核心的“阳光政采”格局。
今年南昌市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率已达100%,累计帮助3万多家投标供应商降低了交易成本,实现了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全覆盖”和供应商“零跑腿”。此外,南昌市积极优化政府采购交易制度,推广运用电子保函,也进一步降低了供应商的交易成本。据统计,2024年1月—11月,全市累计为参加政府采购的供应商开具电子保函1205笔,开函金额达2283.4万元。
优化服务模式
打造营商环境新名片
在南昌市财政局近期举办的“2024年南昌市营商环境政策宣传活动日”活动现场,各金融机构纷纷向供应商代表们推广起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政采贷”)产品。
自2022年9月以来,南昌市大力推广“政采贷”,积极为采购供应商提供一站式免抵押融资服务,申请供应商可享受融资贷款优惠利率。今年,南昌市政府采购项目通过电子卖场的合作银行已发放“政采贷”贷款金额约5100万元,惠及供应商27家。
南昌市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主题,今年先后两次开展优化政采营商环境企业交流活动,着力畅通市场主体意向表达“绿色通道”,并邀请法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有效打通政企服务“最后一公里”。活动以问卷调查、知识竞答、“政采贷”政策宣传以及法律风险防范知识讲解等多种形式开展,引导政府采购市场主体增强法治意识,为市场主体出实招。
此外,南昌市还以开展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实操业务培训为出发点,采取“大课+小课”的方式,推进政府采购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与长效化。针对全市各级采购单位政府采购相关负责人及专管员,开展“全面覆盖式”培训4次约1000人次。同时,针对公安、文广新旅、城管等部门,开展“量身定制式”培训4次约300人次,将政策服务“送上门”。
夯实制度基础
激发采购监管新效能
据南昌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科科长邱岚介绍,针对理解存在偏差、双方争议不大等有调解空间的政府采购纠纷,南昌市建立了先调解、后裁决、调解与裁决并行的模式,并结合日常工作中的政府采购纠纷处理工作经验,于2024年11月出台了《政府采购纠纷调解机制(试行)》,将监管后缀于调解服务之中,有效提高投诉纠纷处理效率,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南昌市聚焦包容审慎执法,印发《南昌市财政局涉企行政执法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于处罚事项清单》,将监管内嵌于执法过程之中,让执法更有温度。通过业务培训、口头教育、书面承诺等举措,积极引导市场主体等行政相关人员要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实现行政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政府采购监管效能。
对于采购活动的主体,南昌市聚焦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印发《2024年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优化提升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举措的通知》,持续推进采购人落实主体责任,并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夯实乡镇(街道)政府采购采购人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强化采购主体责任,加强源头发力,夯实制度基础,着力打造强法治、稳预期、促公平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