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浦江:“查、纠、治”综合施策推进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05日 09:11
浙江浦江:“查、纠、治”综合施策推进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编者按】: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通过“查、纠、治”三管齐下的策略,针对招投标市场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不仅成立了多部门联合的工作专班强化监督排查,还创新推出了评定分离、一站式服务和成本削减措施,有效提升了市场透明度与公正性,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浙江浦江:“查、纠、治”综合施策推进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浦江县行政服务中心 傅俪见
为了应对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浦江县积极落实浙江省政府出台的“民营经济32条”,并采取了 “查、纠、治”的综合治理策略,将短期整治与长期机制建设相结合,以建立健全有效实用的制度框架,持续推动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截至目前,该县已组织了33次专项检查行动,对4462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了打击整治和规范提升措施。
一、坚持问题导向,协调联动全面“查”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为了解决招投标中的突出问题,浦江县成立了由纪委、公安、发改、财政、审计以及行政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专注于招投标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该专班推行线索月度汇总、研判和通报制度,已召开了10次会商研判会,致力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形成落实清单。聚焦立项决策、项目审批、资金管理以及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全面梳理隐患、问题频发关键堵点,制定信息沟通、联审会商、线索处置、严肃查处和跟踪问效五个方面的任务清单,确保每个步骤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是改进评定机制。为进一步强化招标投标主体责任,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落实招标投标主体责任的若干意见》,稳步推行“评定分离”改革,优化中标人确定程序,加强评标专家、定标专家全周期管理。累计已有82个项目涉及30.87亿元资金采用了“评定分离”模式,显著提升了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二、坚持系统观念,紧扣重点从严“纠”
一是全面监督排查。协同各行业监督部门共同推进,切实把存在的问题摸清摸实。为规范市场行为,出台了《招标代理机构进场交易服务导则》《交易中心工作廉洁高效“十不准”规定制度》,并对专家抽取、保证金退还等12个重点环节推行了“提醒服务”。不仅强化了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也提升了服务质量。
二是形成整治合力。主动深入部门、乡镇街道以及企业开展招投标政策宣讲,开展“助企纾困进百企”系列培训16场,培训1300余人次。显著提高了招标投标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有效解决了苗头、倾向性问题40余个,减少了交易活动中违规问题的发生。
三是实现有力打击。梳理形成“暗箱操作”规避招标、“暗通款曲”围标串标等“三类九型”典型问题,并对此进行了严厉查处,涉及招标人规避招标行为达40余项;完善了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了串通投标“惊雷”打击行动,办理串通投标线索10余条,维护了市场的公正秩序。
三、坚持创新引领,查缺补漏精准“治”
一是交易一站式。推出了《服务全县重点项目进场交易提速“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实现了数字证书跨区互认,让企业在“一次注册、登录一次”的条件下即可参与全省范围内的招投标活动,接收中标结果,查看公告、线上投标等71项服务“一网通办”。
二是成本急速降。整合审批、交易和监管全链条数据,确保从项目入场、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合同履约等全流程数据来源可溯、去向可查,每年为企业节省交通费、住宿费、纸质文件制作费等约2500万元,通过电子保函为企业累计缓解资本压力约12亿元。
三是服务增值化。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时在线监督,实行弹性工作制,提供“信息全透明、开标不见面、保函电子化”等增值服务,有效解决了“评委成常委”及专家被“黄牛”围猎等问题,累计完成省内无障碍“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8个。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招标采购管理》杂志通讯员 浙江省招标投标协会 庞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