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监管局:深刻领悟“加强、聚焦、优化”工作方针 全力推动财政金融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6日 08:26
黑龙江监管局:深刻领悟“加强、聚焦、优化”工作方针 全力推动财政金融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加强党中央对财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财政金融监管工作的根本保证。黑龙江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财政金融监管工作内涵,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强、聚焦、优化”六字方针,积极履职,切实将财政金融监管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擦亮财政金融监管政治底色
黑龙江监管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落实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不断夯实财政金融监管业务理论基础,坚定自觉地把推动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贯穿于财政金融监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一是牢记“政治属性”,准确把握财政金融监管工作定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推进财政金融监管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属地落地生根。二是胸怀“国之大者”,以实际行动赋能财政金融监管高质量发展。深刻领会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关系,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监管局就地就近优势,找准财政金融监管工作的发力点,围绕属地中管金融企业财会监督、属地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监管等全面加强财政金融监管,把党中央关于财政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三是践行“为民监管”,紧扣财政金融政策大兴调查研究。发挥监管局贴近基层一线的工作优势,把调查研究作为财政金融监管重要手段,强化调查研究,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对金融工作、金融企业产生的影响,抓牢日常监测与现场调查,做好实地走访、资料调取、监控核验、对比分析等工作。自觉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财政金融监管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二、聚焦主责主业,推动财政金融监管走深走实
黑龙江监管局始终牢记切实履行财政金融监管职责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光荣使命和根本任务,坚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紧扣主责、突出重点、严格执法,推动财政金融监管走深走实。一是紧扣出资人责任,强化国有金融资本监管。坚持分类监管,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方案和要求,定期收集、整理国有金融企业财务、资产、业务等指标数据,注重筛查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督促金融机构落实整改,形成监管闭环,推动相关金融机构及时采取措施强化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强化跟踪监控,依托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登记系统等信息化手段,通过电话询问、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持续跟踪地方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登记工作开展情况。督促地方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强化质量把控,提高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登记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确保“全面覆盖、应登尽登”。主动下沉基层,向地方财政及金融机构宣传产权登记及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政策。利用走访、调研等日常监管工作契机,持续推动地方做好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登记工作,防范国有金融资本流失。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重点领域监管。一方面,加强区域金融运行情况监测。聚焦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管金融企业分支机构资本运营情况,从财政金融管理角度出发,按季度收集汇总金融机构资产财务经营数据,开展常态化数据分析监测,同时扩展可监测样本范围,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加强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中小银行改革发展绩效评价。密切跟踪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及成效,与相关中小银行开展座谈并进行实地核查,督促中小银行将专项债资金用到实处。持续关注属地中小银行外源资本补充进展,督促有关方面落实落细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实施方案,积极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经营环境。三是发挥利剑作用,强化金融企业财会监督。在严肃财经纪律上下功夫,聚焦金融企业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执行情况,坚持“强穿透、堵漏洞、用重典、正风气”,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严肃查处虚构经济业务、滥用会计准则等会计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曝光力度,持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
三、优化监管方式方法,打牢财政金融监管基础
黑龙江监管局立足财政金融安全与发展,紧紧围绕属地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树立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不断拓宽财政金融监管的广度与深度。一是坚持工作标准规范化。建立工作推进情况季度报送、重大事项随时报送的工作机制,明确金融机构报送国有金融资本运营情况的方式。落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促进监控范围覆盖到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等金融企业,不断提升财政金融监管影响力、威慑力、穿透力。二是坚持工作方法科学化。采用“现场+非现场”模式,以单一金融机构为“点”,通过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核查取证、问题梳理、难题排查,明确关注点。采用“串联+并联”方式,以行业为“线”,将单一金融机构关注点向外辐射检视;以属地经济金融运行为“面”,从“供给+需求”角度出发,透视区域整体情况,分析财政金融政策执行情况,追溯融资行为本源,及时反映财政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三是坚持工作手段数字化。积极搭建金融机构财务运行和风险监测分析平台,构建属地金融监管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属地金融机构运行情况,按季分析属地金融机构财务数据和金融指标,按照“统计—核实—处理”流程登记金融监控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四是坚持沟通协作常态化。加强与属地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以“信息互通、监管互动、齐抓共管、协同一致、审慎严谨”为基本原则,与相关单位建立联合监管办法,定期分享监管成果,开展金融政策培训,举办金融业务论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联合分析、共同研判,形成监管合力。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