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管控 多维发力 ——江苏昆山强化住宅门窗质量管理侧记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8日 09:28
全程管控 多维发力 ——江苏昆山强化住宅门窗质量管理侧记
门窗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好房子”不可或缺的部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使用感受和“好房子”建设水平。
为了让建筑的“眼睛”更出彩、全力打造“好房子”,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多措并举,从制度建设、技能培训、严管过程等多维度发力,探索构建覆盖门窗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昆山模式”,在提升住宅门窗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策先行 完善制度建设
昆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提升住宅品质的要求,以《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和《建筑门窗安装工程技术规程》等标准为技术基础,发布《关于加强住宅工程门窗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住宅工程优先采用获得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江苏省建筑节能外窗及型材认证及江苏省高性能建筑外窗系统认证的企业门窗产品,推广绿色建材产品应用。
针对超常规尺寸外窗安全问题和外窗渗漏等情况,昆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先后发布《关于加强超常规尺寸外窗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调整商住楼淋水蓄水试验相关要求的通知》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门窗质量管控的制度体系。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性能建筑外窗系统是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2024年针对全省改善型住宅中建筑外窗提出的技术要求,对门窗的保温和隔声等性能有着更高标准。
昆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于同年8月牵头组织行业深入调研,引导本地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技术能力的门窗企业升级设备、优化流程,研发生产出高性能建筑外窗系统产品。同时,组织企业积极申报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江苏省高性能建筑外窗系统认证,目前已有8家本地门窗企业成功通过上述认证,为全市工程建设项目选用高性能建筑外窗系统产品、推广绿色建材产品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门窗产业绿色升级。
革新工艺 培养“金工匠”
相比于传统门窗安装工艺,标准化附框干法门窗安装工艺可以减少交叉工序,提升安装精度,保障气密性、水密性、隔声等性能,满足居住需求。
为全面应用这一新门窗安装工艺,昆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江苏省建设机械金属结构协会、昆山市建筑行业协会打造“江苏省建筑门窗工程标准化安装技术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于2025年5月获评“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门窗安装培训示范基地”,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之后,全国第六个、县级市首个、江苏省唯一成功创建的示范基地。据了解,实训基地建筑面积约520平方米,配备了理论培训教室、实操培训区、办公会议室等多个功能区域,为新门窗安装工艺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完备的硬件设施与教学空间。
工艺革新过程中,针对门窗安装工人对新安装工艺不熟悉、施工操作规范性欠缺等问题,昆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组织专业力量,按照江苏省“外窗新规”与“新规图集”制作成品外窗干法一次性安装指导视频并开展宣贯推广;依托实训基地举办多期昆山市新型标准化外窗干法安装培训班,围绕附框安装、塞缝工艺、整窗定位及披水板安装等关键工序,通过理论笔试与实操考核环节,累计对332名门窗安装工人进行标准化安装实操训练和考核并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培育出一批本地门窗安装的“金工匠”,持续提升门窗安装水平。
严管过程 保障交付品质
门窗安装过程中,昆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要求住宅工程制作门窗样板层,同时针对样板层联合查验生产企业认证情况、安装人员培训持证考勤情况、门窗进场报验情况及实体样本安装质量等,确保安装过程的规范性与后续施工的可控性。
门窗安装完成后,严格执行分级淋水检测机制——施工单位进行外窗全覆盖淋水检测、建设单位聘请第三方按5%的比例抽检、昆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按3%的比例抽检,保障门窗安装质量与最终交付的房屋品质。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推动门窗产业绿色升级;建立年度继续教育机制,推进门窗安装标准化与规范化;强化过程监管,提升建筑品质,打造群众满意的“好房子”。
摘自 《中国建设报》 黄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