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山东监管局:“三个分层”提升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监管质效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22日 08:14
财政部山东监管局:“三个分层”提升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监管质效
近年来,山东监管局构建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立体化监管体系,实施业务、方案和人员“三个分层”,推动监管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系统化迈进,有力保障中央重大财税政策在山东落地见效。
一、业务分层:构建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监管格局
针对中央对山东省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业务资金范围广、业务类型全、项目数量多的实际情况,根据业务类型和资金规模进行高效统筹。
一方面,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资金监管等项目,以及资金规模较大、群众关注度高、密切关系民生的项目归类为重点监管工作,采取计划优先安排、力量优先配置、问题优先解决、汇报优先处理、整改优先落实“五个优先”工作法进行重点突破,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重大民生项目资金安全。另一方面,将资金规模较小、每年常规开展的转移支付审核等各项工作,归类为日常监管工作,采取任务清单化、工作图表化、报告模板化的“三化”工作法进行规范管理,形成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日常工作有序开展的良好格局。
二、方案分层:实施差异精准、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
针对重点工作与日常工作的不同性质,分层科学制定个性化和标准化的监管方案,确保各项监管工作高质量完成,进一步提高监管质效。
一方面,对于重点监管工作,在监管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实施成效等显性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纵向对比不同年度资金规模、拨付进程、项目情况、达成绩效等信息,挖掘年度间资金和项目执行差异规律,查找项目管理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分析相关政策在制定科学性、执行可行性、实施收益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提针对性建议,推动完善制度体系,为资金安全运行和项目有序实施筑牢根基。另一方面,对于日常监管工作,以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实施成效等具体问题为监管重点,强调监管成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通过建立健全标准化的监管流程与质量控制体系、严格要求监管人员按照规范流程开展工作,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管,并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实现资金流向的及时监控与数据的智能预警、自动统计,在保证质量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监管工作腾出更多精力,有效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工作安排“平均用力”问题。
三、人员分层:建设结构优化、专业高效的监管队伍
针对工作任务安排饱满、人员相对紧张的现状,通过对监管人员进行分层管理,优化人员配置,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保障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一方面,实施监管人员“梯队化”建设,科学分组协同共进。充分考量人员年龄结构、专业所长、经验水平,组建以业务骨干为核心、年轻干部为辅助的专项工作组。业务骨干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在监管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年轻干部快速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通过“老带青”的模式,促进年轻干部的成长,保持监管队伍的活力与传承性,实现队伍整体效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实行外部力量“专业化”整合,引入多元专业支持。加强与基层财政联动,发挥地方财政干部的“在基层、懂基层”业务优势,深入了解基层实际需求,为监管工作提供宝贵的基层视角。发挥第三方机构人员审计、评估等专业优势,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合规性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弥补专业力量不足。通过组织联合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工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多元互补、协同高效的监管合力。
下一步,山东监管局将继续推进优化业务工作、方案、人员三个维度的分层管理策略,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的资金监管体系,为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科学管理、高效使用提供坚实保障,更好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财政部山东监管局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