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监管局:下好“三步棋” 稳步开展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23日 08:29
内蒙古监管局:下好“三步棋” 稳步开展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中央预算单位预算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内蒙古监管局在开展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中,锚定监管靶心,构建立体监管格局,坚持发现问题与督促整改一体推进,着力推动属地中央预算单位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加强谋划布局,锚定常态化监督核心目标
局党组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聚焦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总体要求,把好目标任务,将强化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通过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压实政治责任,凝聚全员共识,落实任务安排。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会监督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财政部工作要求,明确具体措施,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为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按照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制定检查方案和任务清单,完善监督流程和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目标,压实主体责任。三是组织学习常态化监督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梳理总结经验做法,提升干部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举办内部培训、邀请部内业务骨干授课、开展案例研讨等方式,帮助干部熟悉预算执行监督的政策法规和操作流程,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拓宽工作思路,优化全方位监管网络
充分利用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大数据分析研判,重点关注预算执行、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三公”经费管理等方面内容,将过紧日子要求贯穿监督全过程。一是拓展监管形式。将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与预决算审核、内部控制报告编报情况分析评价、银行账户年检等工作相结合,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为根本遵循,以预算单位实际需求为基础,加强对预算单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核把关,逐项分析各项支出内容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开支标准。二是开展穿透式核查。以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有效性为着力点,对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的全链条开展核查,通过查阅会议记录、内部审批、财务账、支出凭证等对各项支出的决策审批、政府采购、资金支出等流程的合规性、合理性开展穿透式核查,深入剖析疑点数据产生的原因,确保问题定性准确,原因剖析透彻。三是加强请示报告。一方面,及时向部内相关司局请示工作要求、关注重点等问题,准确把握工作目标和方向,确保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另一方面,遇到政策理解不一致、数据异常以及难点疑点问题等情况时,主动与财政部对口司局沟通,确保监督工作不偏离政策轨道。
三、形成监管闭环,推动提升预算执行效果
以“既要查出问题,又要解决问题”的态度,促进管理效能和资金效益“双提高”,构建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推动整改、规范管理、提升绩效的管理闭环。一是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及时跟踪落实,推动相关单位立行立改,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形成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对于发现的问题,监管局不仅要求预算单位立即整改,还帮助其分析问题根源,提出改进建议,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二是通过现场检查及日常沟通,向相关单位宣传解读政策,要求其担起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对于监督发现的问题,通过下发监管函和处理决定等方式,实行清单管理及动态跟踪。监管局定期回访预算单位,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彻底解决。三是建立预算执行监督通报制度,按季通报问题及经验做法,为全区预算单位提供警示提醒和借鉴参考。通报内容不仅包括问题清单,还详细介绍了优秀单位的管理经验和创新做法,激励预算单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下一步,内蒙古监管局将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坚持关口前移、重点突出、精准发力,按照“重要性、针对性”的原则,发挥就地就近优势,持续加大预算执行日常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对中央重大财税政策在地方贯彻落实等情况的调研,坚持寓服务于监管,切实提高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