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监管局:围绕“五个聚焦” 推深做实部门预算监管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18日 08:39
福建监管局:围绕“五个聚焦” 推深做实部门预算监管
福建监管局积极履行财会监督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就地监管优势,围绕“五个聚焦”,推深做实部门预算监管,有效提升部门预算监管质效。
一、聚焦日常监管,有效落实全链条闭环管理
一是把紧事前预算审核,结合各单位资产存量、闲置及对外出租情况,对不合理、不必要的新增用房、公车购置等需求进行了核减。梳理福建省内各地市属地医保参保缴费政策,从参保人数、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定额标准四方面核实,精确上报资金需求。二是注重事中执行分析,通过每半年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密切跟踪和监测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对执行进度明显偏慢的重点项目进行分析研判,及时通报支出进度,并提出有关措施意见,督促加快重大项目支出进度。三是强化事后反馈利用。重点关注决算报表编制、经费开支、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等情况,通过决算审核检验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评估预算执行的合规性、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全面反映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聚焦专项工作,推动预算执行监管走深走实
一是依托系统,提升监控精准有效。高效利用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执行监控功能,提高非现场监管工作成效,在对系统预警数据开展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未预警数据进行抽查,从付款金额、付款用途、支出项目、经济科目、支付方式等信息,确定待核实事项,发起人工预警。二是加强沟通,强化双向立体联动。对系统预警及人工预警信息“线上”推送、核实、反馈、认定、整改等全流程跟踪推进,充分发挥监控事中纠偏作用。对普遍性、趋势性、制度性问题,督促二级主管单位切实肩负起对下属单位的指导监督职责,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推动系统整改,从长效机制上实现规范管理。三是紧盯重点节点,靶向出击。以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专项核查工作为契机,结合日常监管情况,有针对性选择实地抽查单位,明确核查重点内容和方向,深挖细研,切实提高执行监控成效,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同时,抓住年中、年末等关键时点,重点关注各单位是否存在相关违规事项,着力提升监控的精准性和成效性。四是提升成果运用。定期更新财会监督案例库,按照问题类型、基本概况、违反规定、处理建议等方面内容进行梳理、分类、汇总,为后续开展监管工作提供可学习、可借鉴的资料,实现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推动监管信息的有效共享。
三、聚焦资产盘活,积极助力预算单位统筹规划
一是统筹盘活各类资金。重点关注预算单位在年初预算中是否全面完整如实反映各类收入,对未纳入预算的收入不得安排支出;结合预算执行监控分析等工作,督促预算单位加大对存量资金的盘活力度,在支出时优先消化结转结余资金和非财政拨款资金。二是推广资产处置创新做法。结合国有资产处置审核工作,收集驻闽中央预算单位在推动闲置资产处置利用方面创新的做法,选取实用性强的部分向其他单位推广,争取对能够进行功能再开发的闲置资产进行改造,切实做到物尽其用,在节约财政资金的同时,有效保障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三是推动资产调剂共享。鼓励预算单位加强对资产的调剂共享使用,摸清闲置资产和低效运行资产情况,近年来,围绕福建省高校仪器设备配置和共享现状等课题开展调研,分析了现阶段共享资产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高校科研仪器设备的整合及共享的新思路,助力预算单位在确保资产安全使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资产使用和处置效益。
四、聚焦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在部门预算“一上”审核中,对重点项目围绕项目文本申报的立项依据、支出计划、支出明细、支出标准、绩效目标及指标设置的科学性等开展审核,对非必要、不合规的预算支出一律核减,确保将预算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评估绩效运行机制,根据各单位项目执行情况及绩效自评打分情况,重点关注预算单位绩效目标设置的是否合理,是否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控机制,绩效成果是否合理运用,督促预算单位科学设计单位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绩效指标,确保指标与项目目标紧密相关,真实反映项目绩效水平,并进一步落实绩效目标评审结果应用,确保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探索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评价,采取文献收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开展专题调研,对目前各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开展情况进行摸底,挖掘存在的难点堵点,促进绩效管理全面融入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督促各单位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方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
五、聚焦评估体系,多维剖析过紧日子践行实况
采取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经验分享、问卷调查等方式,对40家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开展过紧日子专题调研。一是以自评打分为“基础”,创新设计38个评分指标,涵盖过紧日子要求中制度机制建设、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等六个方面,督促各单位主动对标,梳理自查在过紧日子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二是以数据分析为“重点”,收集各单位近三年房屋基本情况、“三公”经费及会议培训等重点费用预决算数、结转结余资金量等相关数据,从中挖掘线索,通过三年数据变动趋势横向纵向分析,剖析变动原因,提出改进方向。三是以实地走访为“抓手”,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听取部分单位在制度建设、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资产盘活等方面落实过紧日子的具体经验和做法,着重就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深入探讨。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